刪父母懲戒權/依法維繫 家庭親情蕩然
法務部擬修法刪除父母懲戒權,不僅家長恐慌,老師也存疑。誰來填補管教空缺?法律可取代親情嗎?
教育部「零體罰」政策以來,已改變整個教育現場師生關係。老師對學生明顯搗蛋、嚴重干擾教學的踰矩行為,寧可痛苦地視而不見,也不敢隨便制止,因為只要學生「心理受傷」,老師就吃不完兜著走。
老師職責不是只有「傳道、授業、解惑」,也教做人做事道理;限縮老師管教權,無異讓學生失去學習待人處世之機會。現在如果連家長必要管教,政府也要修法限制,在沒有父母約束、規範下,孩子會有法律觀、家庭觀、責任感、道德感嗎?
管教和家暴、虐童是完全不同概念。家暴和虐童涉及大人心理層面及情緒控管,但管教是單純就孩子生活常規、禮貌禮節、得體行為要求;如果連家長都不能管,難道法務部代管?
高雄有位爸爸不滿就讀高中兒子,念不到一學期就曠課一百多節,接到學校通知後質問兒子;兒子不但出言頂撞,氣得老爸出拳教訓兒子。兒子不爽被打,告老爸家暴;老爸被法院判處三個月徒刑,又因違反「兒少法」,不得易科罰金,但可上訴。法律保護孩子免受大人不當對待立意良好,但前例高中生贏了官司,他會因老爸被判刑,從此不再曠課嗎?
聯合新聞網2023-03-23 00:40